设水准测量的前进方向为a点至b点,则称a点为后视点,其水准尺读数a为后视读数;称b点为前视点,其水准尺读数b为前视读数。因此,两点间的高差等于: hab=后视读数-前视读数 若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,则高差为正,表示b点比a点高;若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,则高差为负,表示b点比a点低,hab<0。 如果a、b两点相距不远,且高差不大,则安置一次水准仪,就可以测得高差hab。此时b点高程为: 当架设一次水准仪需要测量多个前视点b1,b2,…,bn的高程时,采用视线高程计算这些点的高程就非常方便。设水准仪对竖立在b1,b2,…,bn点上的水准尺读数分别为b1,b2,…,bn时,则高程计算公式为: 如果a、b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,安置一次仪器无法测得其高差时,就需要在两点间增设若干个作为传递高程的临时立尺点,称为转点(简称tp点),如图中的tp1,tp 2,…点,并依次连续设站观测,设测得的各站高差为:
17世纪末气压计和温度计与---、指针和其他配件配合安装在
17世纪末
气压计和温度计与---、指针和其他配件配合安装在一起,成为仪器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仪器制造贸易中的重要部分。
18世纪初
由于科学研究和科学课堂的需求,制造者们开始设计和生产标准的仪器和配件;仪表工匠与其它制造者联合起来,制造了光学、气动、磁力和电力等方面的仪器,从此将仪器与仪表正式结合起来,使仪器仪表融为一体,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。
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,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,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---,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。
公元1800年
英国的特里维西克设计了可安装在较大车体上的高压蒸汽机,这是机车的雏型。
公元1820年
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,奥斯特做了六十多个实验,考察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强弱、电流对磁针的影响;并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<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>的,向科学界---了电流的磁效应,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,标志着电磁学时代的到来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329401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64043280.html
关键词: